製造業哀嚎「看不到訂單」 後疫情時代最大未爆彈?


新台新聞社

    振興券、國旅踩線團話題不斷,520之後的振興計畫多聚焦在餐飲觀光產業,但經濟部官員透露,日前主動提醒製造業廠商來申請政府正在推動的製造業紓困,廠商卻哀嚎「根本看不到未來的訂單,申請紓困也沒有用」。製造業無薪假人數續增,減薪、裁員,甚至大量解僱的未爆彈,恐成後疫情時代的一大隱憂。

   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提醒,政府不宜把所有子彈都用在觀光旅宿業的振興上,製造業的接單不順,恐才是Q3要面臨的最大挑戰。且根據勞動部統計,2009年因金融海嘯而放無薪假的製造業員工,最多時曾超過23萬人。

    台灣中小企業聯合輔導基金會董事長賴坤成示警,餐飲觀光業受傷快恢復的也快,預估今年底甚至會比去年同期好,但政府千萬不可忽視慢慢受傷,但恢復也慢的製造業,中、南部工具機業者已面臨歐美疫情尚未復甦,需求減少的斷鏈、抽單情形。

    吳大任提出同樣的警訊,特別是3C產品由於疫情發生在Q1和Q2,宅在家催出相關產品需求,但這卻極有可能導致Q3時製造業旺季不旺的另一波後疫情時代的衝擊。

    根據工業局的最新資料顯示,截至5月20日「製造業及技術服務業艱困事業薪資及營運資金補帖」已核准2980件,受惠員工數達14萬人,申請核准補貼金額為76.8億元,已發放31.81億元。其中,金屬機電業申請核准家數最多為1050家,約5萬9000多人,民生化工業704家,約2萬8000多人,電子資訊業371家,2萬9000多人。

    經濟部官員指出,目前一天平均約有200、300件的申請量,申請期間自即日起至7月31日,經濟部共編列197.1億元,預計至少可補助30萬名以上企業員工。

    賴坤成指出,此次台灣在新冠肺炎疫情防疫上的成績,使得台灣的國際形象受到正面肯定,再加上國際對中國圍堵的氣氛漸漲,此時政府宜把握時機,採取母雞帶小雞的方式,強化台灣製造業的貿易優勢,畢竟製造業的產值高,應持續加把勁強化投資。

    吳大任進一步指出,新冠肺炎疫情目前仍持續影響歐美,不僅短期內看不到歐美經濟復甦的曙光,歐美市場的消費力也大幅萎縮,中長期來看甚至有可能因此改變他們的消費習慣,導致最終產品的需求減少,但這對GDP七成都來自出口的台灣來說,Q3是很大的挑戰,當整個出口訂單出現接單不順或下滑之後,製造業可說是首當其其衝。


Tags